­
­
Life thru Lens

Best Years。最好的時光

在北投念書的那幾年是我此生以來最燦爛的歲月。在那一千多個日子中,我同時擁有知遇之恩、莫逆之交、以及一場難忘的戀愛,我相信,不管對於任何歲數的人來講,這三種情感應該都是除了親情以外最有力量的後盾。然後,生活中的各種面向以一種難以被複製的黃金比例細膩地交織著──約束與放縱、痛苦與安慰、疲勞與歡笑、壓力與收穫、等待的地獄與期待的天堂、旅途的跋涉與終點的芬芳。這樣的生活如果還不叫完美,那我就不知道完美應該怎樣被定義了。 兩個禮拜前,為了將相機裡面剩下將近半捲的底片拍完,頂著酷暑的高溫回學校走了一趟。暑假當中的週末,校園空空蕩蕩,這才沒讓年齡差距硬生生地攤在我眼前。學校沒有變太多,遠方的大屯群山依舊巍峨,我們身為山城之子的驕傲仍然傳承著,還有學校附近的那些老房子,也還沒受到太多外界的打擾,一切都這樣安安靜靜的躺在時光的長廊裡,一切都很好。 ...

Continue Reading

Family

Life as I know it。我所知道的生活

上週剛過的父親節,希望每位父親都在兒女的陪伴中度過。我相信對於父(母)親而言,不論收到什麼禮物、吃了什麼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家人團聚的喜悅來得珍貴。 近日隨著父親出院,父母親的身體狀況也趨於穩定,這意味著暫時不會再有臨時性的緊急情況需要待命,對於爸媽的情況能有這般幅度的恢復,我既慶幸又感激。然而,可以確定的是,我的生活與作息都變得與以往不同了。照顧是一個commitment,是耐性與體力的考驗,幸好目前家中有個得力助手的幫忙,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不時地被無力感襲擊。在老人(或病人)的時區裡,一天感覺像是只有八個小時──能做的事與需要做的事都不多且及其瑣碎,維持生命基本本能而已──然而一秒鐘卻有三秒鐘這麼長,所有的畫面都以一刀未剪的長鏡頭拍攝,再以0.3X慢速播放:緩慢的行走、緩慢地進食、緩慢的言語、慢慢、慢慢......然後從頭反覆,儼然就像是一個極限主義的迴圈。而我就在朝九晚五與疾病這兩種不同的時間概念裡穿梭,也試圖在付出與放下之間尋找平衡。 經過近半年來的磨練,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更成熟了,有時候又覺得自己的情感似乎變得更脆弱,根本還沒準備好面對晚年的生命,與一切可能的、將近的未來。但是或許,生命也不需要我們預先準備好,當世界變得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樣貌的時候、環境奪走了我們賴以維生的習慣的時候,一個人的表現與作為,才能真正展現出他的人格。 說遠了,總之,我希望能把每天都當節日在過,父親節、母親節、兒童節、情人節、生日、主日、平日...不分對象,只希望自己能讓身邊的人都能開心卻不淪為討好,讓自己也開心但不耽於逸樂。因為每一天都只有一次,每一天都一樣重要,每一天都值得被慶祝,直到我們離世的那一天。 ...

Continue Reading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