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一起睡通鋪的樂趣(困擾?)之一,就是窺探彼此睡著之後的行為。誰會打呼、誰會磨牙、誰說了什麼夢話...絕對會成為第二天早餐餐桌上的話柄。睡前,每個人都可以說:「我打呼不會很大聲」,但是,這種事情向來不是自己說了就算的。第一天晚上,我在回房之前,在客廳遇到老闆娘,老闆娘就告訴我,很多房客半夜睡到一半反而會帶著枕頭來客廳睡地板,「尤其是你們這種一群人睡一間的啦!」看老闆娘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都馬是不會打呼的被會打呼的吵醒然後就睡不著了,只好來睡這裡。」聽起來,睡覺也似乎形成一種弱肉強食的生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我自己的朋友當中,就有人的磨牙聲大到足以把見過大風大浪的旅行社領隊趕走的,然後接下來的每一個晚上她就一人獨享一間villa... 第一天晚上,我睡到一半,突然發現身邊男友微微地發出鼾聲,雖然聲音不大,但是當時萬籟俱寂,我為了讓他免於淪為眾人討伐的對象(畢竟不能確定當時是不是也有人聽見),只好趕緊出手相救,捏住他的鼻子。不久之後,他翻了個身,便安靜下來了。第二天吃早餐時聊起,果然,大家對彼此睡著的次序「聽」得一清二楚,至於男友,大概是在我的搭救之下全身而退的吧。 * * * 【Day 2】 問路問到龍蝦大餐 前一天晚上,大家就在討論今天上午要不要去爬天池。同行友人的同學在電話中試圖說服我們,不斷地向我們強調「人家教授的女兒從來沒運動都爬上去了」! 我其實很想參加,但是我就只有一雙腳上穿著的那雙39元夾腳拖,在google過「天池 夾腳拖」的關鍵字之後,看似上山的路並不輕鬆,不是陡峭的那種,而是泥濘濕滑。儘管「教授的女兒從來沒運動」都爬上去了,我仍然認為不要冒這個險,畢竟天池不會跑,今天也才行程的第二天,要是扭傷腳什麼的,接下來兩天半可就掃興了。最後男友與我決定去找祈禱山,於是與其他同伴暫時兵分二路。 很多年前看過人家在蘭嶼祈禱山拍的照片──在一座可以遠眺海洋的翠綠山頭上佇立著一座巨大的十字架,那是一幅平靜又神聖的景像,我相信,就算不是基督徒,也可以感受到那份安詳的美麗。原本以為這樣的地方應該會為當地人所熟知,想說稍微問一下民宿主人就可以輕鬆找道路了。最後,我們只問到要在椰油村的「某一條路口」右轉上山。當然,民宿主人不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只是他說的那個路口,我們並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辨認。 於是我們在路上走走停停、逢人就問。在海洋超市前,我們看到正在擺攤的兩位當地婦女與一位正在與她們閒話家常的先生,便上前問路,只不過,她們的回答並沒有比我們民宿的主人給的答案明確多少,然後話鋒一轉: 「要不要吃龍蝦?」那位先生問。 「新鮮的龍蝦,今天上午才抓上來的哦!」其中一位婦女接著說。 前一秒本來還心想著祈禱山,這回子一聽到有龍蝦可以吃,毫不猶豫地便馬上問怎麼賣。在蘭嶼吃龍蝦是一種平價的奢侈享受,只是問路問到坐在路邊大啖龍蝦,是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事。 最後我們其實沒有去成祈禱山。就在我們一路問路、最後終於來到一條看似要上山的小路之後,為了確保起見,於是又問了一位正好迎面走來的當地人。這位老先生一聽到我們問祈禱山怎麼去,馬上板起臉孔,很嚴肅地回答我們:「我們這裡不歡迎你們」。後來幾經打聽之後才得知,祈禱山在幾年前被當地人架設了圍欄封了起來,原因是因為觀光客而滋事,自此之後便不歡迎外地人來了。儘管沒能如願去成祈禱山,還好還有龍蝦足以彌補我們的失落。或許冥冥之中,不用去到祈禱山,上午這頓龍蝦大餐便是天主安排好的意外插曲吧。阿們。 我們在約定的時間回到民宿等待上午去爬天池的夥伴們,沒想到,當他們回來時,身上的泥濘比我想得還多,臉上、衣服、褲子、鞋子,沒有一處倖免。一陣七嘴八舌之中,大家開始檢討起「不是說教授的女兒沒運動都爬上去了嗎?」「到底是哪一系的教授」「好像是人類學」...... 到海裡作客 吃過午餐,下午的行程是我最期待的浮潛。這是我第一次浮潛,好在最近幾個月以來練習游泳有漸入佳境,不然依我過去怕水的程度,應該無法讓我享受浮潛的樂趣。我們先在位於民宿附近的集合處換好防寒衣鞋,並且都將救生衣穿戴完整之後,才跟隨教練騎車前往下水的地點。下水前,教練教我們在面鏡上面塗一層牙膏,稍微等它乾了以後再用水洗掉,就可以防止面鏡起霧。當下我馬上想到幾個禮拜前才花了250元去買了一瓶蛙鏡用的防霧噴劑,相較之下根本就是一筆冤枉錢。 如果說,這趟蘭嶼行程有什麼遺憾,大概就是沒有帶一台潛水的相機!為了浮潛,在前往蘭嶼之前我甚至都已經上網爬文比價了,也想了很多理由來合理化「又買一台相機」這件事,好比說〝我目前的相機都不防水,以後玩水什麼的都很方便〞、〝這樣又多了水的題材可以拍啦〞、〝在生日當月為自己買樣東西不為過吧〞...最後卻都還是下不了手。但是這樣或許更好,一來可以更自在地享受當下,畢竟我在陸地上時已經儼然是個器材奴了,二來,在見識過海底的美麗景觀之後,我反而私心地不想將那片美麗跟太多人分享,因為我不曉得這片海洋能夠承載多大的觀光人潮,不如我自私一點,將所見的美景留在自己回憶裡就好,相信其他去過蘭嶼的人應該可以理解我這樣的心態吧。 下水之後,離岸邊還很近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熱帶魚,當然也有因皮克斯而聲名大噪的小丑魚,再往外游不遠還可以看到完整而巨大的珊瑚礁,讓我這個第一次造訪海洋世界的潛水生手開了眼界。過去每次參觀海洋博物館,那一缸一缸分門別類標示好的魚以及其他海洋生物完全引不起我的興趣,我不知道為何要特地到這類的地方來觀賞牠們,牠們似乎跟我的生命沒有交集,我也不覺得他們在那些魚缸裡整天游來游去樂悠悠,反而看起來像是無所事事。但是當我在海洋裡看到牠們的時候,就算我仍然不會辨認牠們,牠們的一舉一動卻很吸引我,在大海裡,牠們不是展示品,不是被人類專斷地決定安置在某個場所,海洋是牠們的家,牠們之於這個空間是有意義的,牠們有牠們既定的生活模式,即使我不了解,也沒關係,我對牠們來說只是今天遇到的一位客人。頓時,我終於釐清了為何我始終對海生館或是動物園這類的場合很提不起勁,我也才終於認識自己原來並不是一個不喜歡動物的人。 在蘭嶼,浮潛的行程幾乎都要包含跳港才算完整,也就是從一個大約兩到三公尺高的堤防跳下海,聽起來很刺激,實際上也的確如此,為了遵守自己跟自己「來蘭嶼一定要跳港」的約定,我鼓起勇氣跳了一次,只不過我實在是無法再接受一次海水直嗆腦門的感覺,所以決定牽拖給「浮潛時面鏡帶太緊導致頭很痛」這個理由,就在岸上看著其他人反覆地跳水、上岸、跳水、上岸,直到膩了為止。 「你噴這個幹嘛?這裡又沒有蚊子」 晚上,我們在民宿前的海灘上烤肉,在民宿老闆娘的要求之下,一切都很環保,餐具是老闆娘幫我們準備的,都是她家自己在用的,「記得要帶回來阿,阿不要給我少,少了我要去台灣才能買得到嘿!很麻煩的!」老闆娘再三地交代我們。 就在走去海灘的短短路上,我們遇到了一個達悟族小弟,大概是看我們一群人一臉很不罩的樣子,於是跟著我們到海灘上,開始指揮起來,一下子幫我們找適合架爐灶的石頭,一下子幫我們找比較平坦的地點,一下子又交代我們要怎樣怎樣點火石頭才不會爆,一副經驗老道的樣子。夜晚的蘭嶼海灘很舒服,而台北人到了野外絕對不會忘記要噴防蚊液,我們的成長經驗告訴我們,防蚊液絕對是一趟行程完美與否的重要關鍵。當生火什麼的忙到一個段落之後,周到得台北人們開始輪流噴起防蚊液。 「你噴這個做什麼?」小弟不解的問。 「防蚊液啊!」我們其中一個人回答,聽得出來他相當理直氣壯。 「這裡又沒有蚊子!」小弟回答的語氣似乎是在嘲笑我們這群台北俗,儘管我覺得他應該沒有這個意思。 幾個小時過去,我們之間已經換了好幾turn的人馬輪流烤肉、舉燈、聊天,小弟也吃了我們不少片的烤肉、豆干與豬血,當天晚上真的一隻蚊子也沒有。 ...
哈蘇週記:第19期 September, 2012 Fujifilm Provia 100F 全彩印象沖掃 左上: 風災之後|右上: 核廢out|左下: 環島之路|右下: 海天之界 該記得的、該分享的都寫在遊記裡面了,在蘭嶼拍的這些哈蘇照片,就讓畫面說話吧。 ...
距離前往蘭嶼的一週前,突然傳出蘭嶼地區受到天秤颱風重創的消息,根據當時的新聞畫面,蘭嶼看起來跟災難片的畫面差不了多少。在媒體瘋狂報導、網路瘋狂轉載的狀況下,不免也擔心是否這趟旅行無法順利成行。直到向民宿主人詢問過後、對方也回答說沒事,我們一行人才確認一切依照原定計劃。 決定了以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來自周遭朋友的關心:「那邊修復了嗎?」、「現在這樣還可以玩嗎?」、「你是要去救災的嗎?」...之類的疑問。這些問題對照起民宿主人給我們的答覆,反而更加讓我好奇,究竟民宿主人的答覆是出自於挽救當地勢必受創的旅遊市場而決定先把我們幾個傻逼騙過去再說,還是新聞媒體太習慣用主觀的角度去報導,導致身為觀眾的我們在接收到訊息的同時,無法更客觀、更理性地去衡量整件事情的該有的原貌。以蘭嶼受創的新聞來說,我想說的是,或許在我們看來路樹倒塌、道路坍方、加油站與農會被吹垮、甚至學校進水這類的事情,足以癱瘓一個日理萬機的百萬人口大都市,但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鄉村地區,造成當地居民生活不便的程度是否與大都市相等,會不會當地其實早有因應的機制;又或許,對當地居民真正造成生活困擾的層面,根本不是新聞上所報導的那些(e.g.是否漁船毀損所造成的損失比農會被吹垮對當地人造成的影響更大)?誒...不過是一趟旅行,我似乎是想得太多又太嚴肅了。出發前,媽媽難免嘀咕幾句「現在去哪有東西可以玩?」我心想,不然平常蘭嶼是應該要有什麼東西可以玩?只要島還在、海還在,蘭嶼就應該會很好玩了吧!只是我沒有如此回嘴就是了。 出發當天,我們搭乘早上六點半的火車下台東,沒想到大多數都因為抓不準清晨的交通狀況而一個比一個還早抵達車站,現在回頭想想,這種估時間估得太lang的狀況,也難怪我們第三天會等提早一個半小時便就定位等待日出了。抵達台東之後,我們直接前往機場排候補機位。沒想到,在網路上一票難求的台東-蘭嶼機位,去現場還滿容易就排到候補的,而且班次也還算頻繁。最後我們六個人分了三班飛機飛過去,單趟的航程是三十分鐘,最後大家在蘭嶼機場再次到齊碰頭時也才不出三點,比想像中快多了。 * * * 【Day 1】 在奶頭山畫下句點的環島 我早該料到跟一群男性工程師一起旅行會是這樣的狀況(oops...no offense)。就在抵達民宿check-in、玩完民宿的寵物菜兵之後,我們六個人就騎著三台車踏上了環島之路。在這個總共只有六個村莊的島嶼環島,除了有飆不到盡頭的海平線與欣賞一些奇礁異石以外,也沒什麼不得了的,只是一行人沿路看到有趣的風景就停下來拍拍照、練練肖話,時間竟也很快地也就接近傍晚了。我們從位在紅頭村的民宿順時針環島,根據手中那張不太精準的手繪地圖,大家也只能各憑著想像力盡量去辨認一座又一座的礁石(不然還要看什麼呢?)。然而奇妙的是,在雙獅岩的時候,大夥還在討論到底要怎麼看才像兩隻獅子,哪隻是公、哪隻是母?等到要前往下一座「奶頭山」的時候,一群男人倒是遠遠的就興奮又明確地指著目標全速前進,一點都不像剛才辨認獅子岩時的疑惑,同時還積極尋找哪裡才是拍照的甜蜜點,well...對於這種地名,男人是一定會有某些特定照片要拍的......在這裡拍完照片,我們的環島也就默默地在往前不遠的東清灣畫下句點。嚴格來說,我們並沒有環完整個蘭嶼,但也許,凡事挑對重點也就可以了。 這一天蘭嶼的天氣不太穩定,中午抵達時當地才剛下完一陣雨,下午一陣晴、一陣雲的,最後仍然跟夕陽無緣。晚上在路邊隨便一家麵店吃了晚餐,在雜貨店買足了零食與飲料,便回到民宿,去頂樓的發呆亭打牌聊天吹海風,享受一下蘭嶼的夜晚。我們在蘭嶼的第一天晚上,最後便以一組越玩越少的撲克牌作結。 原來網路上的遊記沒有告訴我們的是,若想要愜意地在陽台享受夜晚的涼風,麻將應該比撲克牌更合適。 (待續) ...
哈蘇週記:第18期 The End of August, 2012 Fujifilm Provia 100F 台北影像沖掃 拍底片的人,旅遊時最不願意遇上的狀況之一就是在旅行結束時赫然發現相機中目前裝著的底片只壓了兩、三張。這次在日月潭沒有拍完的底片,最後被我帶上了陽明山拍牛。 那天天氣很好,上去過擎天崗這麼多次以來,這次大概也是看到最多牛的一次。午後的光線軟化了牛群碩大身軀與黝黑毛色的生硬線條,這樣一個巨大的生物,頓時竟也顯得親切可愛。我們沿著石子路往裡處走,偶而停下來看看牛隻,直到我發現我找不到我的太陽眼鏡才因此折返。沿著原路往回走,後來我在一處的草叢中找回了太陽眼鏡,只是找到時,也沒有再戴起的必要了。向晚的微風讓我直打哆嗦,只怪我懶惰,出門時不願多帶一件外套,否則就可以從容地欣賞日落後的滿天彩霞。 ...
哈蘇週記:第17期 Cingjing, August 2012 Fujifilm Pro100C 花蓮彩韻沖掃 其實這一捲應該算是上週就已經拿到了,但是本想等剩下的零星南投照片洗好之後湊成一篇一起發,但是後來發現是不同底片拍的,也由不同店家掃的,就還是各自po一篇好了。 南投山區的午後雷陣雨相當準時,第二天,就在我們攻頂武嶺下山、走馬看花般地把青青草原走了一遍,並且在後門的市集用完午餐後,馬上就聽到滴滴答答打落在雨棚上的雨聲了。我們被雨趕下山,前往日月潭。當天下午我們湖濱散步的目的地是大名鼎鼎的涵碧樓。涵碧樓大門旁的門廊採無邊際水池的設計,也因為就在大門外面,所以許多觀光客也會像我們一樣到這來走走看看。然而日月潭最美的時刻應該是清晨太陽還沒升起前,湖面上一片水氣氤氳的模樣。我們起了一個大早,一邊揉著眼睛一邊來到碼頭邊,而眼前的一切就像仙境一樣浪漫,少了遊客的日月潭,讓人捨不得發出聲音打擾她,甚至希望太陽也就這樣不要升起,免得將這片朦朧的水氣給趕跑了。只可惜,我還沒掌握到拍攝霧氣的訣竅,無法把那片美景保存下來。 假期結束後,一直想念南投的好山好水好涼快,因此讓我對每天行走在台北街頭等公車通勤這件事又更加難以忍耐。這趟去了南投也才知道,原來台灣本土的茶這麼香這麼好喝,頓時把家裡那幾罐從英國辛苦帶回來的茶都給比了下去。我心中偷偷暗下誑語,哪天我一定要帶著這裡的紅茶反攻英國。 ...
每年總有一個月,是屬於自己的月份。因為生日,在那段時間前後總有聚不完的餐、回不完的祝福,人緣好一點的,也許還有收不完的禮物。只是,即便小時候總是很重視慶生這件事情,長大之後,對於日子的數算與期盼終究不敵日常瑣事的蠶食鯨吞。我們或許會記得在哪個月份該幫哪位朋友慶生,但反而忽略了自己生日月份的來臨。也是,如果生日蛋糕只是為了給蠟燭當基座,而蠟燭的數字又不斷地被別的符號代替,一旦少了那份對生命成長的喜悅,慶生這類的場合似乎也就沒有什麼必要性,自然連自己都不太放在心上了。 只不過,每年不管我如何地低調,還是會有些人貼心地提醒我要記得過生日,對於他們的這些美意我可能無法一一回報,但是我想把他們記錄起來,對我來說也算是個紀念。我把這些日子以來已經收到的2012生日祝福列在下面,或許還會增加,或許就這些了。 某網路書店生日禮卷100元。(一組五張,每張面額20元。單次購物滿200元即可使用一張) 某家具家飾公司壽星主餐買一送一券一張。(持會員卡與本人證件至服務台兌換,可使用至次月5日) 某連鎖咖啡店生日禮蛋糕任選+60元飲料一杯。(限當月兌換) 某二手書店生日七折優惠券兩張。(憑優惠券於當月至店內消費不限金額皆可使用,新書與特價書除外) 某知名牛排店生日優惠券一張。(憑券於當月消費套餐可享九折優惠並獲得生日禮品一份) 某藥妝店20倍消費積點。(該月壽星於當月5日至店內消費則獲20倍累積點數) 這個社會上,也許真的有人是慷慨而且溫暖的。寄給我這些卡片與禮品券的人,我一個都不認識,他們卻這麼有心記掛著我的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