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asselblad Weekly

Hasselblad Weekly: Issue 11

哈蘇週記:第11期 19 05 2012 - 25 05 2012 Fujiflm Pro160C拍攝 台北影像沖掃 ...

Continue Reading

Beijing

New Year in Beijing。龍年北京|行樂北京

【行在北京】 對岸的排隊習慣這件事,一直在大陸旅遊話題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彷彿唯有親自深陷當地那神秘隊形的人潮,才算是真正到過大陸。我們在北京的這五日當中,其實都沒有遇上插隊的情況,甚至在往返北京市區與長城的巴士站等候時,儘管排隊的人龍相當長,但是隊伍仍然相當地有秩序,這讓我相當訝異。不過,在旅遊景點的售票口或是市區的公交車站要上車時,就是各憑本事的時刻了。這時就證明了一件事,就是每個人都有捍衛個人權益的本能,無論你自認文明與否,當身邊的人潮不顧先來後到的原則一股腦地往前擠時,自己也絕對不遑多讓。相信我,這對在大城市討生活的人來說,並不會太困難,如果你能在尖峰時間的捷運台北車站或是忠孝復興站敏捷地閃躲過人潮、全程不碰不撞、順利全身而退走出捷運站,這身功夫絕對能讓你在北京人群中保持領先地位。 還記得,當我看到乾清宮前爭睹正大光明匾與金漆龍椅一片黑鴉鴉的人潮時,還在擔心要怎麼往前擠,沒想到這真是多慮,只要一站進人群裡,完全不用自己使力,人群前仆後繼的力量就會自然地將你推到最前方了。而北京的公交車更是不得了,等車的乘客向來無視於車上的載客量,每站幾乎都有人自顧自地往上擠,上車之後還需靠全車乘客的幫忙將自己的車票傳遞給車頭的剪票員才能剪票,然後再回傳給人群中某隻高舉的手裡。乘客們也完全不用抓握任何扶桿或吊環,因為沒有跌倒的空間。冬天衣服厚,每個人都像個舒適的靠墊,因此你靠我、我靠你也不顯得太過尷尬,不知道夏天的時候北京人是否仍然這樣前胸貼後背地緊緊相依相偎。 【玩的北京】 寒冬當中的北京,比我想像中的好玩多了。原以為冬天能做的事不外乎參觀古蹟、逛逛市區,一來在戶外待久了也擔心耐不住寒,二來,冬天的風景,若是不賞雪,好像就只剩一片蕭條,要是再沒趕上一兩場春節期間的廟會活動,大概也就沒甚麼好玩的了。 真的到了當地才知道,不同的環境條件造就出不同的生活方式,當地人自然有自己的樂子。冬天的北京,怎會不好玩?台灣的冬天是在東北季風帶來的寒流和雨水當中度過的,然而緯度不夠高,相較起溫帶、甚至更高緯的地區,台灣的冬天尚且算是冷而不寒,氣候的變化也不很明顯,有時遇上暖冬,可能連枝頭上的葉子都掉不光。然而北京的冷可就毫不客氣,儘管沒有遇上降雪,但是低溫早就已經讓市區裡的河與湖都凍成了紮實的冰,成了冬日裡一座遊樂園。 從南鑼鼓巷前往恭王府的路上,行經什煞海,在夏日當中該是綠樹成蔭、畫舫如織的景像,如今則是一片銀白,任憑冰上健兒們馳騁的舞台。儘管我們兩人都不會溜冰,也沒特別穿止滑的鞋子,但是我實在是不願意錯過這難得行走在結冰湖面上的機會,於是仍然預支了隔天要吃烤鴨的最後盤纏、買了入場票,戰戰兢兢地走上結冰湖面,也就這樣走進了北京人民的冬日休閒。原來,在冰上行走,其實除了比較濕滑以外,以及從腳底隱隱上竄的一股涼意以外,與走在普通路地上並沒有什麼不同。當天我穿的雪靴在台北的雨天平時就容易進水,所以行走時要格外留意,以免車縫線的地方沾上冰刀所鏟起的雪泥,不一會,雙腳就會浸在冰水裡了。 售票處不只有租借溜冰鞋,還有雪橇椅,在更靠近湖心處還有一區冰上曲棍球的練習場。相較起場上的童叟同歡,從年幼的孩童到白髮老翁個個身手矯健的場面,我的蹣跚步伐昭告了外地人的身分。前陣子看了紅透半邊天的連續劇《甄嬛傳》才知道,冰上運動在清代不僅被列為國俗,還是軍事訓練的項目之一。因此,對於來自的處高緯的各省人民來說,走冰不過是一種基本而必要的生活技能罷了,但是對於熱帶地區的人民而言,這倒成了一項才藝、一項娛樂、一幅值得欣賞的畫面。 (待續) ...

Continue Reading

Penny for Thoughts

A Quick Note of Life。近日生活隨筆

上周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修圖,索性就讓哈蘇週記暫停一週,順便也把腦袋跟心情一起整理整理。 沒有哈蘇的日子,我大部分都靠著Instagram來填補拍照的癮。自從拖了身邊好友上線之後,用起來也就更起勁了,雖然Instagram的概念與推特等社交平台大同小異,可以follow別的使用者、對喜歡的照片按like、或是comment,但是以相片為主的模式似乎更讓人愛不釋手,我總是一登入就停不下來,逛得樂不思蜀。不過,最近我發現了一件令人沮喪的事實。由於我的iPhone 3GS是在國外買的,帶回國後就成為了一隻iPod touch,當時幫我破解的店家還特別交代說,如果我要升級iOS的話,有50%的風險會失敗,再度降級為一隻iPod。聽到這話,儘管有50%的機率會成功,我也不願意承擔那有可能會失敗的風險,就這樣,我的系統還停留在iOS3,除了很多新推出的app不支援無法下載以外,很多程式後續的更新都再也沒有我的份了,當然,這當中也包括了我愛用的Instagram。那天我看到朋友新買的4S裡下載的Instagram,多了好多我沒有的濾鏡,心中難免有種淡淡的哀傷,原來,我的iPhone已經被時代淘汰了。我太天真了,如果早料道有這一天,我就不會嫌棄手機裡面程式太多太雜佔容量,最起碼還會留著Pudding Camera的。 ...

Continue Reading

Cinema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金盞花大酒店

"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in the end. If it's not all right, it's not the end."─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幾個月前,在imdb上看到這部片,只因衝著Bill Nighy, Judi Dench, Maggie Smith等等這些卡司,便在還沒看過trailer的情況下就存入了我的待看片單中。Bill Nighy常常演出些有些瘋癲又有些偏執的老痞子,總覺得有他在,電影就絕對不會沉悶,而Judi Dench與Maggie Smith都是不用輪到我再多做贅述的優秀演員。今天男友臨時興起說要看電影,問我這週有什麼片上映,我隨手查了一下院線時刻表,提供了MIB與這部金盞花大酒店兩個選擇,真是慶幸男友沒有選擇MIB,不過回家才發現,我完全看錯時刻表了,影城網頁只是提前公布了MIB上映後的播映場次,然而根本還沒上映。 這部金盞花大酒店的劇情是關於一群面對著生命中不同轉折的退休年長者,在不得已、或是自願的情況下選擇離開英國,搭上了同一班飛往印度的班機,在飛行中結識,因而一同前往那個廣告上說的由宮殿改建而成、為年長者打造一個頤養天年的美麗樂園──金盞花大酒店。聽起來像是一個老梗的背景安排,但是片中對白之諧趣可堪稱我近年來看過的喜劇類電影之冠。上一部讓我在電影院頻頻拍案叫絕的是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然而那部以20年代的巴黎藝術圈為背景的伍迪艾倫電影難免有點吊書袋的嫌疑,而且那帶點神經質的伍迪艾倫式的自言自語也很容易因為一個閃神而就錯過了整段對白,但是這部金盞花大酒店,除了是十足的英式幽默之外,還有更多的是年長者在面對新環境時因措手不及而產生的尷尬,以及不同人在面對文化衝擊時的不同反應而碰撞出的火花。看著他們幾個人因緣際會而如今同舟共濟,像孩子參加夏令營一般地朝夕相處在一起,彼此拌嘴、彼此扶持,十足的逗趣、也十足的溫馨。 我們總期待年長者應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要累積更多的智慧,在面對生命的考驗時能夠更從容,但是年紀的增長不只是伴隨著智慧的累積,一起增加的,我想應該還有越來越難放下的尊嚴。就像年幼的孩子在學習階段犯錯時,總沒有人會加以苛責或取笑,他們自然也不覺得錯誤或失敗是難為情的,但是年紀越大,大家的期待越多,自己為自己肩頭上增加的擔子也越重,臉皮也越薄,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我們再也承受不起被在大庭廣眾之下被當眾指證自己的無知與愚蠢,也無法接受自己的挫折被當作大家喝茶聊天拿出來當作談笑的話題。如果仍在青壯年的我們尚且如此,那麼同理可以想像,年長者在面對生活中的劇變時,無論是慟失伴侶的哀傷、兩性關係失敗的沮喪、身體功能與自我價值逐漸喪失的倉惶、財務困頓的窘迫還是長年壓抑已久的愧疚,其實得放下更多的尊嚴、提起更大的勇氣,他們需要的臨門一腳與義無反顧,並不會比年輕人所需要的少。Judi Dench飾演的Evelyn在片中自問,是不是他們得要跑到這麼遠的地方,才敢傷心。或許這也是在旅行當中比較容易遇見愛情的原因吧!離開了熟悉的環境與人群,我們總覺得可以換一個自己的面貌,在一群陌生人面前重新打造另一個自己──另一個更輕鬆、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沒有負擔的自己。這樣的心境之下,我們可以比較輕易地流露自己真實的情緒。但是,逃離似乎是最簡單也不負責任的方法,最終也唯有自己知道,一時之間逃過了和尚,究竟逃不逃得過廟?那些懸而未決的心結,終究是要誠實面對的。 Source: http://www.fox.co.uk/best-exotic-marigold-hotel "India, like life itself, I suppose, is about what you bring to it."─Evelyn Greenslade (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人生,說到底仍然是取決於自己。 相關連結: 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官方網頁 The...

Continue Reading

Life thru Lens

婚禮記錄。國軍&雅惠

上次戰戰兢兢地拍完了高中好友的婚禮,那批照片被好友Facebook上的朋友看到,便來信問我是否也能為她即將步入禮堂的朋友拍攝婚禮當天的照片。老實說這樣的邀請是讓我既興奮又心虛,興奮的是自己第一戰的作品就能受到人家的青睞,然而心虛的是,以拍攝婚禮來說我其實還是新手,總是會覺得不夠有把握能應付突如其來的所有狀況。好在這次新娘原有請了一位專業婚攝,只是希望能多一個人來幫他們多拍拍他們精心布置的會場以及多多抓拍一些親友們互動的畫面。無巧不成書,後來才發現,新娘原與是我同一間大學的學姐,現在在高中擔任教職,這次的婚禮也來了很多新娘的學生,也讓場面相當活潑熱鬧。 ...

Continue Reading

Hasselblad Weekly

Hasselblad Weekly: Issue 10

哈蘇週記:第10期 05 05 2012 - 11 05 2012 Bon Appetit 食指大動 Iced Latte 冰拿鐵 Good Afternoon Sunshine 午後陽光 On a bus 公車上 Due 即將進站 Empty seats 空位 Love as a shelter from the heavy rain 在愛裡躲雨 Fujifilm Reala100 台北影像沖掃 ...

Continue Reading

Hasselblad Weekly

Hasselblad Weekly: Issue 9

哈蘇週記:第9期 28 04 2012 - 04 05 2012 Transparent wall 透明的牆 Orchid 蝴蝶蘭 Stolen moment 忙裡偷閒 Fujifilm Reala100 台北影像沖掃 ...

Continue Reading

Hasselblad Weekly

Hasselblad Weekly: Issue 8

哈蘇週記:第8期 21 04 2012 - 27 04 2012 A bistro 小酒館 Taipei 101 台北101 Lighting 照亮 Children's company 孩子的同伴 Indoor sunflowers 室內太陽花 IKEAspiration 居家靈感的代名詞 Light on 點一盞燈 Fujifilm PRO160C 台北影像沖掃 ...

Continue Reading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