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ear in Beijing。龍年北京|行樂北京
Saturday, May 26, 2012【行在北京】
對岸的排隊習慣這件事,一直在大陸旅遊話題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彷彿唯有親自深陷當地那神秘隊形的人潮,才算是真正到過大陸。我們在北京的這五日當中,其實都沒有遇上插隊的情況,甚至在往返北京市區與長城的巴士站等候時,儘管排隊的人龍相當長,但是隊伍仍然相當地有秩序,這讓我相當訝異。不過,在旅遊景點的售票口或是市區的公交車站要上車時,就是各憑本事的時刻了。這時就證明了一件事,就是每個人都有捍衛個人權益的本能,無論你自認文明與否,當身邊的人潮不顧先來後到的原則一股腦地往前擠時,自己也絕對不遑多讓。相信我,這對在大城市討生活的人來說,並不會太困難,如果你能在尖峰時間的捷運台北車站或是忠孝復興站敏捷地閃躲過人潮、全程不碰不撞、順利全身而退走出捷運站,這身功夫絕對能讓你在北京人群中保持領先地位。
還記得,當我看到乾清宮前爭睹正大光明匾與金漆龍椅一片黑鴉鴉的人潮時,還在擔心要怎麼往前擠,沒想到這真是多慮,只要一站進人群裡,完全不用自己使力,人群前仆後繼的力量就會自然地將你推到最前方了。而北京的公交車更是不得了,等車的乘客向來無視於車上的載客量,每站幾乎都有人自顧自地往上擠,上車之後還需靠全車乘客的幫忙將自己的車票傳遞給車頭的剪票員才能剪票,然後再回傳給人群中某隻高舉的手裡。乘客們也完全不用抓握任何扶桿或吊環,因為沒有跌倒的空間。冬天衣服厚,每個人都像個舒適的靠墊,因此你靠我、我靠你也不顯得太過尷尬,不知道夏天的時候北京人是否仍然這樣前胸貼後背地緊緊相依相偎。
【玩的北京】
寒冬當中的北京,比我想像中的好玩多了。原以為冬天能做的事不外乎參觀古蹟、逛逛市區,一來在戶外待久了也擔心耐不住寒,二來,冬天的風景,若是不賞雪,好像就只剩一片蕭條,要是再沒趕上一兩場春節期間的廟會活動,大概也就沒甚麼好玩的了。
真的到了當地才知道,不同的環境條件造就出不同的生活方式,當地人自然有自己的樂子。冬天的北京,怎會不好玩?台灣的冬天是在東北季風帶來的寒流和雨水當中度過的,然而緯度不夠高,相較起溫帶、甚至更高緯的地區,台灣的冬天尚且算是冷而不寒,氣候的變化也不很明顯,有時遇上暖冬,可能連枝頭上的葉子都掉不光。然而北京的冷可就毫不客氣,儘管沒有遇上降雪,但是低溫早就已經讓市區裡的河與湖都凍成了紮實的冰,成了冬日裡一座遊樂園。
從南鑼鼓巷前往恭王府的路上,行經什煞海,在夏日當中該是綠樹成蔭、畫舫如織的景像,如今則是一片銀白,任憑冰上健兒們馳騁的舞台。儘管我們兩人都不會溜冰,也沒特別穿止滑的鞋子,但是我實在是不願意錯過這難得行走在結冰湖面上的機會,於是仍然預支了隔天要吃烤鴨的最後盤纏、買了入場票,戰戰兢兢地走上結冰湖面,也就這樣走進了北京人民的冬日休閒。原來,在冰上行走,其實除了比較濕滑以外,以及從腳底隱隱上竄的一股涼意以外,與走在普通路地上並沒有什麼不同。當天我穿的雪靴在台北的雨天平時就容易進水,所以行走時要格外留意,以免車縫線的地方沾上冰刀所鏟起的雪泥,不一會,雙腳就會浸在冰水裡了。
售票處不只有租借溜冰鞋,還有雪橇椅,在更靠近湖心處還有一區冰上曲棍球的練習場。相較起場上的童叟同歡,從年幼的孩童到白髮老翁個個身手矯健的場面,我的蹣跚步伐昭告了外地人的身分。前陣子看了紅透半邊天的連續劇《甄嬛傳》才知道,冰上運動在清代不僅被列為國俗,還是軍事訓練的項目之一。因此,對於來自的處高緯的各省人民來說,走冰不過是一種基本而必要的生活技能罷了,但是對於熱帶地區的人民而言,這倒成了一項才藝、一項娛樂、一幅值得欣賞的畫面。
(待續)
0 mess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