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ession of Cambridge。劍橋印象
Tuesday, October 18, 2011在台灣遊客的心裡,志摩先生所知道的康橋,不知怎麼的就成了大家所知道的康橋。即便是還沒親自踏上康橋的土地,也好似有股難以言喻的微妙情感隱隱地牽動著旅人們的情緒,常常在與牛津相提並論時,總是偏袒一些。
康橋的美,應是輪不到我來描繪了。我去了兩次,兩次都在英國最宜人的夏季,姑且不論志摩先生在康橋求學生活的經驗讓他見識更多旅客無緣得見的美麗,這個地方會如此吸引著遊客的嚮往也不是沒有緣故的。康橋,或是如今更多人熟悉的劍橋,與牛津一樣,是英國知名的大學城,各個學院各據城市一方,因此旅客們常常可以看到身披大學服的劍橋學子或是三五成群走在街上、或是獨自一人騎著單車從身邊呼嘯而過然後消失在某條巷子的盡頭轉角。然而流穿這城鎮的康河,提供遊客們一個不只是最節省體力、同時也是最直接遊覽劍橋各大著名學院與景點的路線;位於皇后學院相傳為牛頓以特別數學公式建造而不費任何一個釘子或螺絲釘的數學橋、以英式哥德建築與歷史悠久的合唱團著名的國王學院、音樂風氣盛行的Clare College,名人輩出的三一學院、位於St. John's College的嘆息橋以及劍橋大學各個學院中最晚開始招收女性學生的Magdalene College。相較起城市規模較大的牛津,以水路為主要遊賞路線的劍橋對於觀光客們來講的確是可親多了,更不用說當翠綠的楊柳輕輕地搔弄著河面的粼粼波光,穿插著旅人們的身影與笑鬧聲交織而成的景像,大概就成了日後當每個人回想起這段遊歷的一個代表性的畫面。
大概也正是因為如此藹然可親的美麗,劍橋的街上始終是充滿著絡繹不絕的遊客,更不用說全英國都塞滿著觀光客的夏季,國王學院門前Kind's Parade大街上的人聲鼎沸很難讓我與志摩先生筆下的康橋做任何一點聯想。第一次去的時候,只記得punting公司們生意搶得熱絡,每走個三兩步總少不了熱情有餘卻令人退避三舍的親切招呼,目之所至也是各家幾乎沒有不同的價格與路線。第二次去的時候正值暑假,來自世界各地Summer Schools的學生們聚集在這裡也形成了另外一幅意想不到的"校園風光"。
不知道是不是我造訪的季節不逢其時,如此一個人文薈萃之地竟也無法掩蓋那些多餘的商業氣息。想要讓照片還原劍橋的寧靜,只要靠著photoshop把多餘的人潮應該不難做到。但是要修改心目中對於劍橋的印象,我只好回家後再次拜讀志摩先生的文章。他曾經打包票說康河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那麼,我帶著一點想像力就相信他吧。
0 mess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