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eys Unprepared。未竟之旅

Friday, November 18, 2011

Journey

出發前,朋友問起我,這次旅行的行程安排好了嗎?要看些什麼?我告訴他,住宿大致都訂好了,剩下的,就邊走邊看吧,反正歐洲看來看去就那些,不太需要準備什麼。旅行歐洲,到頭來每個城市的遊覽重點不外乎就是cathedral, town hall, market, 有河流流經的城市就去riverside walk走一走,遠一點的話還有些palace或castle之類的,至於當地交通,似乎除了步行這個選擇以外並沒有想太多,所以每次旅行總是準備得很隨性,頂多就是先上維基或google大致瀏覽過目的地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築、或是有哪些特別的landscape,旅遊書很重所以不帶了,到了當地,去tourist centre拿張city map,或是下榻旅館裡拿一些免費的brochure,大概就八九不離十了。

每個人的旅行習慣不同,有的人規畫行程的能力大概直逼旅行社的線控而有過之無不及,也有的美食主義者是上通米其林餐廳、下知巷子內小吃,口袋菜單大概比當地人還長。而我,既不在乎吃什麼,也不執著沒看到什麼,事前的安排通常是僅只於決定哪些城市住幾天、訂好旅館,就可以專心等待出發了。

正當我以為自己說出了一個很瀟灑的答案時,朋友又接著問:「那既然看的東西都差不多,為什麼還會一直想去歐洲?」

這個過於簡單的問題,卻因為腦海中跑過太多答案以致於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是好,每個答案都看似言之有理,卻又有點強詞奪理:亞洲太近、非洲太大、南美太遠、北美太不足以為奇、紐澳又不是我的style,嚷了多年的中東不知為何總是被我列在「下次」一定要去的第一名。就算要說東南西北歐各有不同的風光,或是各地不同的建築風格嘛,我又不是藝術史學家充其量也是附庸風雅玩弄些名詞罷了,而且亞非美澳另外四洲之間的差異豈不更加各異其趣;說要體驗各國之間不同的人情文化就更自欺欺人了,畢竟就算旅居當地都得花上個把月才能找到融入當地人的門道了,更何況只是個身背行李手拿相機來去匆匆的過境旅客。

反正當下就諏個答案湊合過去了,朋友也無意深究。但在出發之後,這個問題反而一直如影隨行,旅途中我不斷反問自己,世界這麼大,我到底為什麼不斷地來不膩歐洲?

這趟德國之行,從法蘭克福出發,沿著素有全歐洲最美的萊茵河谷來到了貝多芬的家、爬上了全世界前三高也前三大的科隆大教堂鐘樓、停留了萊卡工廠、中世紀古城紐倫堡、童話般的新天鵝堡、希特勒發跡的慕尼黑、學術氣息濃厚的海德堡,最後再回到法蘭克福,去法蘭克福學派的誕生地哥德大學門前打卡拍照作為這趟旅程的結束。我在「不特地去哪裡」的同時發現,原來長期以來我所遵循「沒有行程」的這項最高指導原則背後,潛意識裡早就有一張無形的旅遊指南默默地導航著我前進的方向,跨越年代、跨越學科,並不求真正去理解什麼、認識什麼,只是為了浸淫在某種氛圍裡面去緬懷、去想像。我可以只是一派輕鬆地坐在十八世紀的貝多芬故居裡,戴著一副現代化的全罩式耳機,一邊聽著第九號交響曲,一邊瀏覽著已經被完整數位化的貝多芬親筆書信與手稿,而不必擔心該如何完成一份迫在眉睫的音樂學報告;我也可以抱持著最單純的嚮往,跑去法蘭克福大學的社會研究中心門口探頭探腦地拍下紀念照片,而不用為了回家後還得跟阿多諾艱澀的文字繼續打交道而把螢光筆畫倒沒水;我可以堂而皇之地參觀教堂,而忽略這些日子以來自己對信仰的質疑;我還可以瞎打誤撞地參與了歐元中心門口反資本主義的街頭派對一起朝著對面歌劇院中那些生活優渥的中產階級挑釁高歌,回頭就跑去ZARA買了一件長袖上衣。旅行,給了我一個觀光客的保護色,在這層保護下,我可以一知半解、我可以不學無術,所以我總是不負責任地利用這個身分,去接近那些我在人生當中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功課。

這些內在的先入為主的憧憬成了外在的選擇地點時的偏執,所謂沒有行程的行程,全然只是假性地灑脱,其實在冥冥之中,自己沒有一刻不在為未來的旅行準備行程。所以我一次一次地重訪歐洲,只是為了找回人生的路上,有時候,不得不拋在半路上的自己。

To Embark

* * * * *

Southern Germany 2011



Blue line: traveled by rail
Red line: traveled by car

You Might Also Like

0 messege(s)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