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herlands 2013。冬旅荷比 vol.7: 兩個展覽

Monday, June 02, 2014

我在阿姆斯特丹時,一直盤算著時間的分配,該逛幾個博物館,該花多少時間在看展。最後我只參觀了兩個博物館,一個是FOAM攝影博物館,另一個是安妮之家。這兩間博物館的規模其實都不算太大,但參觀完這兩處之後實在已感到相當充實,剩下的時間留給這種充實感發酵剛剛好,若再有其他參觀,恐怕是破壞了這意猶未盡的美好。再說,我已默默決定這個城市是還要再來的。

我在十一月中下旬造訪阿姆斯特丹,FOAM攝影博物館同時期一共展出四個展,除了一個是荷蘭雜誌攝影40年來的回顧聯展,其他都是攝影師的個人展,風格囊括了紀實、超現實、還有結合多媒體媒材的立體創作。我向來喜歡當代藝術,也喜歡當代音樂,唯獨攝影,我只對相較起來較中規中矩的紀實風格有強烈共鳴。美國攝影師Lee Friedlander的系列作品〈America by Car〉是我當天最喜歡的展。這個主題集結了攝影師在1995年到2009年間獨自駕車在美國各處遊歷的攝影作品,然而照片都不是公路旅行的風景、也非一般人文街拍,而是攝影師獨自一人「從車內看出去的風景」。攝影師利用車窗或駕駛儀表板所構築的畫面框架,讓觀者就像與他身處同一個空間,儘管我人在寬敞的展間自由地移動地我的腳步,但卻像是始終都下不了他的車,有種被攝影師軟禁在他車上的錯覺,也因為這份強烈的空間感與明確的視角,讓我第一次在看別人作品時有著第一人稱的感受,不只是觀賞,而是分享了拍攝者的主觀視角,直接看到攝影師眼裡的當代美國印象,是非常特別的觀看經驗。

America by Car, 1995-2009
圖片來源:artblart.com

安妮之家是每個造訪阿姆斯特丹的人都不會錯過的一個地點,那本出自12歲少女的日記,不只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猶太人們在納粹迫害下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卻又綻放著孩子該有的天真以及對生命與未來的大無畏。每本旅遊書都跟旅客們打包票說博物館的排隊隊伍絕對會很長,但卻有那麼一位作者(我忘了是一本書還是一個網站)好心提醒說,千萬別被隊伍的長度嚇到而打退堂鼓,這裡的隊伍移動速度很快。

購票入場後,館方照例地檢查隨身物品與只有簡體中文的書面介紹。我拿起了英文版的介紹,接著開始沿著路線參觀。路線從樓下安妮父親所經營的香料公司到樓上的密室,就算是免去了那些附加的文字說明與介紹影片,相信任何人也都可以輕易感受到那份藏匿生活的窘迫──如果你曾經看過原著或是改編的劇情影片,一定更可以感同身受。

平心而論,二戰為歐洲各地都留下了這種心碎故事,各地方都有紀念館紀念碑,與安妮一同殞落的年輕生命也絕對不在少數。但是後世的人如何從前人的犧牲而學習到自由的真諦與人性的光輝,則是端看後人們的領悟力與決心了。荷蘭社會向來以民主與直白的風氣聞名,而安妮之家的參觀路線正是結束在一個名為「Free2choose」的互動空間中,這是我認為整個博物館的精華之處:荷蘭人用他們的方式來呈現他們從歷史經驗中的反思。在這個空間裡,有一連串反覆播放的短片,每一則都陳述一個歐洲某處的人權議題,影片的結尾會做出一個提問,讓參觀民眾按下現場已設置好的許多個yes與no的按鈕,數秒鐘之後,表決結果即秀在電視螢幕上,再繼續下一個議題、做出下一個提問。對於人權這個大哉問,這樣統計結果當然不能算做是一個根據,但是卻可以讓每個參與的民眾帶著這些問號回家,好好思考。

Free2choose
圖片來源:annefrank.org

在最後的最後,我再次想起先前那位好心作者的提醒:「隊伍移動地很快」,原因也許就在於參觀動線上分量與長短適中的介紹影片與陳列文獻,我相信這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結果,好讓整個參觀經驗流暢而簡潔,也完全印證了我一直以來耳聞大家對荷蘭的展覽策畫的讚賞。

Anne Frank House
圖片來源:annefrank.org

You Might Also Like

0 messege(s)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