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nch Memories。法式回憶(上)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Notre Dame, Paris

前幾天不小心看到電視節目在介紹巴黎,短短半個小時的節目,逛的是最觀光客、最為人所熟知的巴黎,沒想到卻讓在電視機前的我硬生生地掉入了法國的回憶裡,而且後勁越來越強。我忍不住去翻出七年前的照片(天阿!七年?),當時還是窮酸學生,只帶著一台三四千塊的國產數位相機就飛去了,更別提當年的拍照技術,畢竟當年攝影並不像現在成為一種老嫗能解的全民運動,平常人拍照哪講究甚麼取景構圖,我只要妥善顧好只有區區256MB的記憶卡、並且準備足夠的3號電池就足夠了。

現在點開一張張當年在法國拍下的照片,畫質果然慘不忍睹,有些像是參觀酒窖等比較陰暗的地方,畫面上看起來就只剩雜訊,幾乎看不到酒桶!另外還有一堆沒頭沒腦的照片,不是旁邊帶到一堆不必要的交通號誌,不然就是切到一點主題的邊邊,真不懂當初自己難道就不能左右挪動一點腳步嗎?難怪前些日子在整理自己Flickr相簿時,願意拿出來的法國照片真是少得可憐,畢竟現在連手機都可以直接修圖的年代,這些照片拿出來大概連小學生都會搖頭吧。

當初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般地第一次踏上歐洲土地,好像上了一場文化衝擊課,不管是路上的招牌阿、大教堂阿、交通工具阿都可以成為我拍個不停的題材。七年過去了,我幾乎可以記得每一張照片的當下,我心裡想的是什麼、我說了甚麼話、走了多遠的路、旁邊朋友在幹嘛......我對記憶如此鮮明的程度感到驚訝不已,我甚至懷疑起日後還有沒有哪一段旅行還能讓我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我知道這不盡然是法國的魔力,而是第一次遠行的自己。我與朋友兩人一起到了波爾多上了三個禮拜的語言學校,正巧一位在台灣認識的法國朋友也在同一個月份結束了在台的中文課程,要在那個夏天回家,因此成了我們在當地的靠山,他們家人更是熱情,深怕我們兩個女孩子沒人照料,時不時地邀請我們到他們家吃晚餐,法國人的晚餐,一吃就吃到了半夜,人家爸媽每到周末還開著車帶我們到附近的城市去玩。可以想見,在有個中文靠山的情況下,我們的法文到底進步了多「少」。但是法文忘了可以再學,這樣得來不易的緣分,是難得的福氣與緣分。

反覆看著這些照片,心中一直琢磨著該不該拿出來,這些照片實在上不了檯面,但是不拿出來為他們寫些什麼,心中就老覺得缺了一塊,好像每趟旅行總是得發上一篇用圖片與文字緬懷一番才算完整。於是順勢將這些照片用App改成時下流行的玩具相機的風格,畫質上的缺憾正好成為玩具相機的特色,色澤上也似乎正好增添了一股時間感。

這種「想當年」的自言自語向來很難引起別人的共鳴,卻似乎是自我完整的必經過程吧。

Language Centre
抵達後的第一張照片。波爾多第三大學語言中心,上課的地方。

Street Scene
大學外。第一次跟一群日本與韓國的朋友研究怎麼搭電車去超市。

Cathédrale Saint-André, Bordeaux
波爾多市中心。第一次看見歐洲的大教堂,好高。

Bordeaux Centre
鐘樓,波爾多市中心。法國朋友告訴我們他曾在台灣超市賣的紅酒上看過以此為mark的酒標,當下莫名一股窘意。

Car park
停車場,波爾多市中心。第一次見識到外國人的創意與幽默。

Vineyard
酒莊之旅。第一次參觀葡萄園。

Wine-to-be
結實累累的葡萄,品酒課[1]的酒莊參訪。在這裡喝到人生地一口白酒,然後從此念念不忘。

On the Beach
波爾多近郊一處海灘。雖說不是每個海灘都是上空海灘,但是仍然隨處可見上空秀。

Photo processed by ToyCamera AnalogColor

(待續)

      


1. ^乍聽之下很厲害的品酒課(Stage d’œnologie)是當時語言中心於下午時段開設的選修課程,一共四次,12小時,講師每次會帶上好幾瓶紅白酒教導學員從色澤、口感、產地、年分等等去認識一隻酒,不分語言程度皆可選修,講師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一群「語言學校的學生」,因此當時法文還在牙牙學語階段的我們基本上在課中是鴨子聽雷,目前對於品酒的常識除了「不要喝下去」以外,對於酒類的知識仍然為零。最後一次上課,老師帶我們去酒莊校外教學,因此得以參觀到葡萄酒從栽種、釀造、窖藏等等的過程。當時參觀的是Château Carbonnieux,印象中台灣Costco買得到他們家的酒。

You Might Also Like

0 messege(s)

Subscribe